客户不是 “一锤子买卖”—— 从一开始的询盘,到签单,再到售后维护,中间要经过好几手:销售要跟技术同步需求,成交后要交给售后,老销售走了要交给新人。
可好多公司都栽在这上面:
有家公司,老销售离职了,客户的跟进记录就只在他自己的 Excel 里,新接手的人啥都不知道,丢了个一年能买 500 万货的客户;还有公司,销售跟客户说好了 “要定制 logo”,没告诉订单专员,货做出来没 logo,客户不收货,返工花了不少钱。
这些问题不是因为人不用心,而是因为 “没规矩、没工具”。选对了跟进和移交的方式,核心是看公司的 “部门能不能一起配合”、“客户的需求能不能传下去”,不用照搬别人的流程,适合自己就行。
一、不同公司,跟进与移交的 “打法” 不一样
公司大小不一样,客户价值不一样,管法自然也不一样,不能 “一刀切”。
1. 中小公司(50 人以下):简单点,少折腾
中小公司业务不复杂,客户也没那么多,不用搞复杂的流程。可以让 1-2 个销售从头跟到尾,从获客到售后咨询都管,减少部门间的沟通成本。
唯一要注意的是,每次跟客户沟通后,10 分钟内把内容录进系统 —— 比如聊了 “客户要 30 天交货”,就赶紧记下来,别只存在自己脑子里。
移交也简单:只有在 “销售离职” 或者 “客户要维修” 的时候才移交,移交的内容不用多,就 “客户名字 + 历史订单 + 没完成的需求”,接收人直接对接客户就行,不用走一堆审批。
有 20 人的家具公司就是这么干的,销售同时管跟进和售后咨询,只有客户要维修了,才把 “客户地址 + 订单号 + 故障情况” 交给售后,1 小时内就能完成移交。
2. 中大企业(100 人以上):分好段,标好准
中大企业分工细,销售、技术、售后、财务各管一块,得按 “步骤” 来:销售管获客和报价,订单专员管订单履约,售后管维护。每一步交接的时候,都要同步 “客户需求清单”—— 比如销售要告诉订单专员 “客户要定制 logo”,订单专员要告诉生产部门 “客户的包装要中性的”。
移交得有 “标准清单”,里面得有 “客户基础信息、聊过什么、订单详情、没做完的事、要注意的点”,比如 “客户对交货期特别敏感,晚一天都不行”,接收人得签字确认,避免后续出了问题互相推责任。
3. 高价值客户和普通客户:区别对待
高价值客户(一年买 100 万以上):得成立 “专属小组”,销售、技术、售后都在里面,每周开次会,同步客户的需求变化。
移交的时候,小组所有人都得在,一起跟新团队说清楚 “客户的技术要求、不喜欢什么”。
机械公司给高价值客户移交时,销售和技术一起介绍 “客户的机床要符合特定精度,不能用普通配件”,避免新团队踩坑。
普通客户(一年买 10 万以下):用 “标准模板” 跟进就行,比如第一次沟通要问清楚 “买多少、什么时候要、怎么付款”,沟通内容让系统自动记。移交的时候,系统直接把客户档案同步过去,接收人有疑问再问原跟进人,不用专门开会。
二、判断做得好不好:看两个 “核心能力”
不管用什么方式,“部门能不能一起干”(跨部门协同)和 “客户需求能不能传下去”(客户需求继承),这两个能力决定了结果。
1. 跨部门协同:别 “各干各的”,要 “一起干”
部门间能不能配合好,看三点:
一,信息能不能共享:销售得知道客户聊了啥,技术得知道客户有啥技术要求,售后得知道客户以前修过啥,财务得知道客户付了多少钱。当然,权限得分清,比如敏感的价格信息,不能谁都看。孚盟集团化解决方案能做到这点,既让信息流动,又不让不该看的人看到。
二,流程能不能自动转:不用人催,流程能自己走到下一个部门。比如客户确认订单后,系统自动把 “订单信息 + 需求” 传给生产部门,生成生产单;生产完了,自动告诉售后部门 “该跟进客户收货了”,不用销售一个个去说。
三,责任能不能分清:得有考核指标,比如 “部门间移交及时不及时” 算销售的 KPI,“需求同步对不对” 算技术的 KPI,用数据逼着大家配合。
家电公司以前总出 “销售没说电压要求,生产做错” 的事,后来系统要求销售标了 “电压 110V”,生产才能开工,这类问题少了不少。
2. 客户需求继承:别 “靠记忆”,要 “记下来”
客户需求能不能传下去,看两点:
一,需求能不能自动提出来:不用人记,系统能从聊天记录、订单里把客户需求提出来。比如孚盟的 “AI 客户画像”,能自动把客户的 “喜欢节能款、要在圣诞节前到货、用 T/T 付款” 这些信息整理成清单,移交的时候接收人一看就懂,不用再问客户 “你以前要什么来着”。
二,需求变了能不能同步:客户要是在 WhatsApp 上说 “交货期提前 10 天”,系统得自动改订单里的时间,再告诉生产、物流部门,还得生成提醒,避免某个人没收到消息。有家服装公司靠这个,把 “需求提取完整率” 从 60% 提到 95%,客户不用重复说需求,跟进效率快了 40%。
三、落地的 “小技巧”
建个 “客户时间轴”:用系统把每次沟通、订单、售后都按时间排好,移交的时候,接收人点开时间轴,就能看到 “2024 年 3 月第一次询盘→4 月签单→5 月维修→6 月复购”,一目了然,不用再翻聊天记录。
弄个 “移交 Checklist”:列个清单,里面有 “客户名字、没完成的需求、注意事项、联系人”,比如 “客户要中性包装,没结清的货款有 5 万”,移交时双方对着勾,勾完签字,不会漏东西。
定期 “复盘移交案例”:要是移交后丢了客户,就一起分析原因 —— 是需求没说清楚,还是新团队不熟悉业务?比如有次因为没告诉新销售 “客户不喜欢低价推销”,导致客户反感,后来就在清单里加了 “客户沟通禁忌” 这一项。
其实客户跟进与移交,不是 “一次性的事”,而是 “慢慢优化的事”。不用追求 “完美流程”,只要能让部门间配合顺畅,客户的需求不丢,就算是做好了。用工具让信息自动流,用规矩让责任分明,这样客户不管交到谁手里,都能继续好好合作,公司的生意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