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财经要闻欢迎您~!

宜时模型杨松有:智造新时速

当研发遇上制造瓶颈,他们为全球创新者打开加速度!24小时快速响应报价,3-7天极速交付,攻克小批量精密制造难题。从设计验证到小批量生产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它「不止于加工,更成就创新」。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23/88a5c22f40def932d6b879ba449fb6e1.jpg

本期节目,主持人将对话嘉宾,一起探索宜时模型如何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管理,重新定义中国精密制造新标准。

杨松有,宜时模型(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宜时模型的发展底色,藏着杨松有二十余年的制造业积淀。2000年中专毕业南下东莞时,他只是流水线上的普通冲压工,在机械轰鸣中触摸制造业的脉搏;2002年通过模具培训转型学徒,在台资工厂的机床旁打磨工艺,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2005年赴菲律宾组建模具部门、培养本地技术员,拓宽国际视野与管理能力;2010年后转战项目管理、供应链运营,从技术岗到管理岗的全链条历练,让他既懂制造工艺的细节,又懂市场需求的痛点。2020年,杨松有加入初创立的宜时模型,以高级项目经理身份搭建销售、采购、项目工程体系;2022年临危受命接任总经理,面对企业因选址不当导致的亏损困境,他没有盲目决策,而是带队深入调研东莞各区域产业生态,最终力主将公司搬迁至机械加工产业集聚的长安镇。“产业配套跟不上,再好的技术也难落地。”正是这份基于一线经验的判断,让宜时模型在2023年完成战略转移,从此摆脱经营困局,踏上发展快车道。

从冲压工到总经理,杨松有的成长轨迹,早已内化为企业的实干基因——不追逐短期噱头,而是聚焦“解决客户实际问题”,用二十年制造业经验为企业掌舵,让宜时模型在行业竞争中始终锚定正确方向。

依托杨松有搭建的管理框架与战略眼光,宜时模型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专注塑胶与金属零部件数控加工的企业,公司始终聚焦客户“高精度、小批量、急交付”的研发需求,用五大优势构建差异化壁垒,成为客户信赖的“研发伙伴”。在节目中,杨松有分享了企业的核心优势:1.24小时快速报价。2.前置化可行性评估,规避研发风险。3.高精设备加持,守护精度生命线。4.自主品控体系,筑牢质量防线。5.3-7天快速交付。

杨松有的战略眼光与宜时模型的硬核实力,正共同推动企业向更高维度转型。面对无人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以及3D打印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杨松有提出:“不能只做‘动手’的加工商,更要做‘动脑’的技术伙伴。”

这一战略正通过宜时模型的实践落地:一方面,公司计划引入AI智能化装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用技术升级提升生产效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团队将更深度参与客户研发,不仅加工样品,还主动提供结构优化建议,帮助客户简化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客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杨松有的这句话,成为企业转型的核心逻辑。

从杨松有二十余年的制造业坚守,到宜时模型五大优势的落地;从企业搬迁转型的关键决策,到向“技术伙伴”的战略升级——二者相互成就,既展现了一位制造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初心,也彰显了一家企业“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的担当。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今天,宜时模型的杨松有,正以“掌舵者”与“破局者”的双重身份,在精密制造赛道上稳步前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