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财经要闻欢迎您~!

天津中新岳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绿色新筑 低碳未来

在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建筑行业作为传统能耗大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升级变革。近日,天津中新岳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闫家建博士做客节目,与我们共同探讨建筑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路径,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新思路。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23/d4fe111feeae760c4e9e759fc7dd9dd7.jpg

闫家建博士创立的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冷弯薄壁组合装配式外墙板,这一产品精准契合国家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建筑发展要求。其应用场景广泛,既涵盖新建装配式建筑如保障房、公寓等,又能服务于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及海外“一带一路”轻集成房屋建设,尤其在超低能耗房屋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闫家建介绍,该产品通过复合国内最新研发的高分子材料,结合欧美主流外墙体系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在天津市河东区某写字楼能源改造项目中,这一创新技术得到了实践验证。该建筑此前依赖天然气直燃机供能,业主每平方米需缴纳70元能源费,年支出超500万元且供能效果不佳。采用天津中新岳的技术方案后,能源费用降至13元/平方米,不仅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更通过改变能源供应方式为节能减排作出实质贡献。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新材料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产品核心技术的突破性体现在多个维度:采用防水透气膜反渗透原理解决传统外墙板防水防潮难题,运用真空绝热板提升保温隔热性能,正在研发的气凝胶材料将进一步强化绝热效果,复合A级防火材料则确保建筑防火需求。外装饰层选用陶粒烧结锁合面砖,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这种将数智化生产与绿色材料结合的模式,使产品具备高效装配率的同时,后期维护成本极低,3至5年节省的运营费用即可覆盖初期建设投入。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23/34065cf710722bba30cc3186c8cab3db.jpg

相较于传统装配式外墙板,天津中新岳的产品在技术与成本上形成双重优势。数控机床生产模式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产品定价接近传统外墙板,若叠加北京等地超低能耗建筑专项补贴(如800元/平方米财政补贴),性价比优势更为凸显。装配式一体化的设计更简化了施工工序,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

随着“十四五”规划将城市更新纳入重点工作,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外墙系统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展现出独特适配性。该产品既能提升建筑节能性能,又可丰富建筑外观,为城市更新提供技术支撑。在海外“一带一路”市场,高装箱率的产品特性使其成为轻集成房屋建设的理想选择,助力中国标准与技术走向国际。

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多重挑战。闫家建坦言,初期研发资金短缺曾导致产品上市时间推迟,幸得天开科创园430万元贴息贷款支持缓解压力。市场认知度不足造成应用场景拓展困难,企业正通过典型案例示范逐步建立行业信任。对于超低能耗建筑补贴政策,闫家建充满期待:“政策出台将倒逼市场转向绿色低碳方向,新型建筑成本可控且使用成本极低,必将成为未来主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23/e8c7bfcd076715447d45779c9b34cbf0.jpg

谈及创业心得,闫家建用“韧性、积极心态、执行力”三个关键词概括。从大学毕业设计施工到地产开发者,再到新材料领域创业者,身份转变中始终不变的是对技术创新的坚持。面对创业路上的波折,他强调:“传统建筑业向数智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重塑产业链价值。”这种信念支撑着团队在资金、市场、政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突破,目前企业正推进气凝胶材料研发,力求在绝热性能领域实现新的技术跨越。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23/42186db6abe5c01c24d4654b25a3c8c3.jpg

访谈尾声,闫家建表示,企业将始终秉持“用精品产业回报社会”的初心,以技术创新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贡献企业力量。这既是对国家培养的回馈,更是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郑重承诺。


推荐阅读: